• 村民代表决议就能强拆房屋?“自治”不是违法侵权的挡箭牌!

    导读:一张薄薄的“村民代表决议”,竟成了村委会强行撬开农民家门、推倒房屋的“尚方宝剑”?当“村民自治”被曲解为“村委专断”,当“宅基地改革”沦为强制搬迁的遮羞布,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还能否在自家的屋檐下安然栖身? 拆迁律师代理的霍先生等三户村民的遭遇,撕开了某些地方以“自治”之名行侵权之实的荒唐逻辑。镇政府一句轻飘飘的“村民自治行为合法”,就能对村集体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村民自治的边界,绝不该由村委会单方面划下! 1、离奇“改革”:一纸决议强拆家园 霍先生等三户村民,世代在某市某镇某村安居乐业,…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24日
  • ‌“误拆”就能免责吗?——被征收人如何用证据推翻街道办的“甩锅”主张?

    导读:在城乡发展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征收拆迁纠纷始终是社会治理的焦点问题。当政府部门的强制拆除行为遭遇法律挑战时,“误拆”往往成为推卸责任的常见说辞。本文通过分析济南某区房屋强拆案,揭示被征收人如何通过精准举证打破行政机关的“甩锅”逻辑,为同类维权提供实务参考。 案情回顾:征收补偿未达成,房屋却被强拆 张女士在山东省济南市A区B街道C村拥有一处合法房屋,手续齐全,持有宅基地使用权证、房产证、集体土地使用证等。2009年起,该村土地被征收为国有,拆迁工作逐步推进。 2013年,某片区开发建设工程指挥…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23日
  • 收到《限期拆除决定书》就一定会被强拆?五个关键法律误区解析

    导读: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行政审判白皮书显示,涉及限期拆除决定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高达43.7%,其中67%的案件因程序违法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本文通过剖析张某诉镇政府强拆案,揭示当事人面对限期拆除决定时最易忽视的五大法律误区。 1、案情重现:程序瑕疵的强拆决定 (1)企业背景与土地权属 某航公司成立于2000年,通过合法转让取得10.6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厂房。原权利人曾取得镇政府规划批准,但因历史原因未完成最终登记手续。 (2)腾退项目的执法过程 2018年11月12日…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22日
  • 30年老房突成违建?镇政府“限期两日拆除”合法吗?

    导读:当一栋存在32年的老房突然被贴上“违建”标签,当法定程序被压缩成“两日限期拆除”,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依法行政,还是权力任性?BJ市这起典型案例揭示了一个令人忧心的现实——某些地方政府为推进项目,不惜将历史遗留建筑“选择性执法”为违法建设。 1、招商引资变违建:一纸公文引发的拆迁困局 1992年,BJ市礼贤镇的王先生响应镇政府招商引资号召,在当地建起房屋安居乐业。谁曾想32年后,这处承载着半生记忆的房屋,竟在2024年8月突然被镇政府一纸《限期拆除(回填)决定公告》认定为违建,要求“两日…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17日
  • 街道办一纸通知就能定补偿?法院:越权无效!

    导读:2024年5月,山东省费县某街道办向郭先生发出两份《通知》,详细列明了其两处被征收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产权调换位置、搬迁费及奖励数额。当郭先生认为补偿标准无法维持原有生活水平准备维权时,街道办却声称该通知“仅用于告知选择权,不影响权利义务,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被征收人维权之路往往被此类“程序性通知”阻断,看似温和的文书实则成为剥夺救济权利的隐蔽工具。 1、名为“通知”实为“决定”:街道办的权力变戏法 郭先生在费县某村的两处房屋被纳入征收范围后,街道办发出的《通知》看似给予选择权,实质已完…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16日
  • 行政处罚决定连面积都算错?法院为何判撤销?

    导读:“占地378.23平方米,罚款XX万元!”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可能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但若这份决定书连最基本的违法面积都算错了呢?北京某县木材加工厂老板侯先生就遭遇了这样一桩“糊涂案”——县自然资源局对其作出的处罚决定中,不仅土地面积与实际情况相差近一倍,还涉嫌“一事二罚”。最终,法院一锤定音:撤销处罚!这起案件暴露出哪些执法漏洞?企业又该如何捍卫自身权益? 1、案情回顾:合法经营遭遇“乌龙处罚”‌ 侯先生自2016年起合法经营木材加工厂,持有《营业执照》,加工作业从未引发环境污染。然…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14日
  • 居委会强拆28户商铺?街道办岂能坐视不管!

    导读:‌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某居委会以“村居改造”名义,对28户产权人的合法商业用房实施强制拆除,补偿标准却按“村居价值”计算,引发强烈争议。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权利人向街道办事处申请查处时,街道办竟置之不理。 ‌1、居委会无权强拆,街道办必须履职‌ ‌居委会的权限边界‌:根据《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无权决定征收、拆迁或强拆合法建筑。即使是违建查处,也应由乡镇街道或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实施。 ‌街道办的法定职责‌: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行政机关,对辖区内…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11日
  • 征收补偿差百万!有人默默做了这些事,你家呢?

    导读:“同一片拆迁区,为什么邻居签协议拿了上百万,我们家苦等半天只有几十万?”这锥心一问,是无数被征收人面对补偿差距时最真实的困惑与不甘。补偿款数额悬殊背后,绝非运气使然。那些成功争取合理乃至高额补偿的家庭,往往在征收过程中精准把握了几个关键动作。 1、主动亮剑:深挖项目合法性,信息权即话语权‌ 征收信息看似公开透明——政府网站、自然资源部的“全国征地信息共享平台”常是公示窗口。然而,被动等待远远不够。‌真正的赢家,是那些主动出击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被征收人。‌ 依据自然资源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基…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9日
  • 强拆违建一天四道令?企业主的救命稻草在这里!

    导读:北京某镇工业区内,一座50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在2013年拔地而起,撑起了数十名工人的生计。谁曾想,八年后竟被镇政府贴上了“违法建筑”的标签。更令人心惊的是——12月3日《限期改正》,12月6日《限期拆除》,12月7日《催告通知》,12月8日《强制拆除决定》。四道文书如催命符般接连砸下,企业主捏着文件双手发抖:“我的厂子,真要这样不明不白被碾成废墟?” 这不是拆违,这是对法律程序的公然践踏!即使是违法建筑,拆除也绝非“今天认定明天推”的儿戏。法律为拆违铺设了严密程序防线,跳过任何一步,强拆…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8日
  • 600元/m²签了协议能反悔?无证房拆迁背后的法律困局

    导读:在拆迁补偿的天平上,一纸协议的分量远重于房屋砖瓦。那些被省略的政策解释、被模糊的补偿条款、被催促的签字时刻,都可能成为未来维权的致命伤。 2016年,当李某在《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上按下手印时,他未曾想到,这份薄薄的纸张将成为缠绕他七年的法律枷锁。在社区拆迁的洪流中,他200平方米的房屋被划入征收范围。征收方给出的补偿方案让他心头一凉:所有房屋一律按600元/m²补偿,而邻居们的正房补偿高达3945元/m²。 面对巨大的价差,征收方一句“你的房子没证”成为最终判决。在犹豫与压力…

    拆迁常识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