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使用纠纷能否诉至法院?宅基地纠纷应遵循哪些原则?

农村宅基地使用纠纷能否诉至法院?

一、宅基地使用纠纷能诉至法院吗?

宅基地纠纷可以起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农村宅基地纠纷是可以起诉的,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村民之间发生宅基地纠纷时,双方应当事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时,由政府进行调处。村民如果不服,可以诉诸法院。不过,这件事情必须要在三十天内处理。

二、宅基地纠纷应遵循哪些原则?

(1)对集体土地、国家土地所有权依法予以保护。

市区内的土地属国家所有.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依法归国家所有的,除外;农村集体土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村集体土地。

(2)公民和法人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对于集体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集体土地进行登记,核发权属证书。农村集体土地被依法用作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集体土地进行登记,核发权属证书,确认集体土地使用权。对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个人,应当依法对其进行登记,核发权属证书,确认其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国务院确定具体的登记机关和发证机关。

(3)住房转移原则。

(4)尊重历史,直面现实,以生产为本,以生活为本。

(5)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而作出的贡献。

出现这种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但不能直接向法院递交起诉书,需要双方先进行协商,争取签订和解协议,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就请政府出面处理,如果对政府的裁决不满意,就可以向法院起诉,在处理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时,要遵循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