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后赔偿与补偿不分?法院如何判定?
导读:在征地拆迁领域,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是两个关键概念,然而二者常被混淆。正确区分二者对于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1、案例引入:李先生的维权之路
李先生在河南周口拥有国有土地上的三间门面房,面积共 100 平方米,用于经营。2018 年 1 月 5 日,市政府在未与李先生达成《安置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以“行政征收”为由强拆其房屋。李先生随后提起行政诉讼,2019 年法院判决政府强拆行为违法。市政府未上诉,判决生效。但 2019 年 10 月 10 日李先生向市政府寄《国家赔偿申请书》后,未获答复。无奈之下,李先生委托拆迁律师代理案件。
拆迁律师认为,市政府强拆行为已被确认违法,造成李先生损失,符合国家赔偿条件。市政府不回复属于行政不作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其履行赔偿职责。诉讼中,市政府辩称征地行为合法、李先生拒签补偿协议且赔偿诉求过高。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依据补偿安置政策,在限期内对李先生进行全面赔偿。
2、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发生原因:
行政补偿:因政府合法行为导致公民合法利益损失而给予的补偿。例如,政府依法定程序征地拆迁时,支付被征地人的款项即为行政补偿款。
行政赔偿:因政府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合法利益损失,需履行赔偿责任。如“违法强拆”行为,政府须承担赔偿责任。
覆盖范围:
行政补偿:范围有限,征地活动中通常包括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农村承包经营的农用地还可获青苗补助费等。
行政赔偿:范围更广泛,除上述补偿款外,还需赔偿政府违法行为给相对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如屋内物件损失费等。最高院在相关案例中确定了行政赔偿案件的全面赔偿原则,明确国家赔偿标准不能低于当事人因依法征收获得的合法征收补偿标准。
3、律师提醒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常混淆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概念,试图减少赔偿数额。实践中,若政府强制拆迁行为被确认违法,被征收人可依据确认违法的判决书申请行政赔偿,挽回合法利益损失。
4、应对政府不作为的建议
如果被征收人遇到政府强拆行为被确认违法后,政府不上诉又不履行赔偿责任,甚至对赔偿申请不理睬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及时委托专业律师:专业律师能够凭借其法律知识和经验,为被征收人制定有效的维权策略。律师可以帮助被征收人审查案件事实,确定是否符合申请国家赔偿的条件,如本案中杨念平律师团队所做的工作。
依法提起诉讼:如果政府对赔偿申请不予回复或拒绝履行赔偿责任,被征收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政府履行作出赔偿决定的职责。在诉讼过程中,被征收人要积极举证,证明自己的损失以及政府行为的违法性。
关注诉讼时效:被征收人要注意行政诉讼的时效限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政府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之日起的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以免因超过时效而失去维权机会。
被征收人要清楚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区别,在面对政府违法强拆等行为时,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争取获得应有的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