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房,又在城里买了房,算不算违反“一户一宅”政策?
导读:农村“一户一宅”政策是1986年我国颁布的《土地管理法》中首次提出的,其要求有两点:农村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建房置宅的宅基地;宅基地实际使用面积不能超过当地制定的标准。
由此可见“一户一宅”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农村日益严重的违规使用宅基地的现状:“一户多宅”和超面积标准占用宅基地的。
下面我们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一下为什么要推行“一户一宅”政策:
豫北延津县石婆固镇,全镇约有9000宗土地,但涉及“一户多宅”和超面积使用的就有2000宗。像全国所有农村一样,这里也是长期实行“无偿取得、长期使用”的宅基地使用制度,发展至今,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逐渐向城市靠拢,留下的农村土地逐渐向一些人聚集,“一户一宅”由此逐渐演变成“一户多宅”。
可是很多超占的宅基地并没有真正利用到实处,不少宅基地已经房倒屋塌、荒草连天,甚至有的近乎成了垃圾场。即便是这样他们宁可让宅基地一直闲置下去,也不愿交回村集体。
另一边,村里成家立业、开门立户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他们急需获批新宅基地建新房置新宅,无奈村中早已没有富余的建设用地分配给这些真正有土地需求的人。
这个小乡镇所面临的用地现状,只是全国广大农村的一个很小缩影。一方面土地资源被无情荒废,另一方面真正需要分地的人却无地可用,由此可见推行“一户一宅”政策势在必行。
也可以看出我国实行“一户一宅”政策的初衷,主要是为了综合治理农村“一户多宅”和超面积使用宅基地的现象。回到话题,在农村有房,又到城里买房,算不算违反“一户一宅”政策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先弄清楚农村有房又在城里买房算不算构成了“一户多宅”?
农村“一户一宅”政策中的“户”与“宅”。
简单地来说,农村一户一宅中的“户”指的是一个农村户,通常来说一个户口本上的所有成员视为一户,不过很多地方又细化分出家庭小户,比如有些地方有两个儿子的就可以分为两个小户,是可以分两套住宅的,如果儿子更多的话,分出的家庭小户会更多,就可以分到更多套的住宅。
对于“户”的认定,国家层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地方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解释“户”的标准的。
而“宅”指的就是用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农村宅基地,一般一处宅基地被定义为“一宅”,但这“一宅”的面积大小,在国家层面也没有作出统一标准,而是每个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划定当地对“一宅”的面积认定标准,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石婆固镇,当地对一宅的认定面积标准是167㎡,超过167㎡的宅基地就被认定为违反了一户一宅政策,超出的部分每年都需要向村集体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费。这也就意味着超面积使用农村宅基地的,就作为一户多宅进行处罚了。
农村有房又在城里买房算不算构成了“一户多宅”?
的土地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建设用地的可分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而城市建设用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而农村建设用地也就是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因此这两种建设用地的主体是不一样的。
“一户一宅”和“一户多宅”中的“宅”指的都是农村宅基地,而我们在城里购买的商品住宅并不属于农村宅基地,使用的是城市建设用地。因此农村的“一户一宅”政策也约束不到城市建设用地的商品住宅。
另外城市商品住宅具有明显的商品性质,就像去商场购物一样,只要条件允许是可以自由交易买卖的,当然农民也可以买,而且这种住宅也算不到农村宅基地中去,并不会构成你在农村的“一户多宅”。
虽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也进行了多年,农村土地上市交易也得到了深化,但是农村住宅并不像城市住宅那样具备了完全的商品属性,农村住宅还是不能自由交易,城里人也并不能到农村肆意购买宅基地和农房。
按照农村对“宅”的定义,农民在城里买的房算不上“一宅”,因此也称不上是“一户多宅”,也适用不到“一户一宅”政策中去而被处罚。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一户多宅”都是违法的,农村也有合法的“一户多宅”,情况如下:
自己在农村有房的前提下,通过继承父母的房屋而获得他们的宅基地的使用资格,这种情况下造成的“一户两宅”是允许的,也不会被处罚。
由于历史和当时政策原因造成的,1999年之前通过当时合法渠道形成的“一户多宅”也是合法的一户多宅。达到分户条件而没有分户,比如一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原则上是可以分两户的,但由于家庭原因两个儿子没有分户,但他们各自占有一处宅基地的,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
虽然占用两处宅基地,但两处宅基地面积之和没有超过当地宅基地面积标准的,这两处宅基地可以作为一宅来对待。由于参军、上学、工作以及拆迁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一户多宅也是允许的。
不过对于这些特殊情况形成的一户多宅,多出的住宅大多是基于拥有此处房屋所有权而暂时得到了房屋下宅基地的使用权,但是一旦房屋灭失,自己对这块宅基地的使用权也随之失去,自己也并不能在原址上翻建,这处宅基地也将被村集体收回。
综上,在农村有房,又在城里买了房并不违反“一户一宅”政策,因为一户一宅中的“宅”专指的是农村住宅。而农村重点治理的“一户多宅”的初衷并不是限制农民进城买房甚至落户,而针对的是农村日益严重的违规占用农村宅基地,浪费土地资源这种现象。
